“十三五”期间,是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。“十二五”末,中央相继出台【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】、【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【2015/2020年】等重要文件,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趋势,为图书馆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南,是图书馆人未来五年奋斗得目标。结合衡山图书馆现状,特制定此规划:
一“十二五”发展回顾
“十二五”,是我县图书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五年,基础设施建设逐年上台阶,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,读者服务日益完善,服务领域不断拓展,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。
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;“十二五”期间,图书馆设有少儿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、期刊报刊阅览室、地方文献室、外借室、多媒体室6个对外服务窗口。其中电子阅览室为政府公众信息查询窗口,免费对外的绿色上网场所,上网电脑20台,实现网络全覆盖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独立建立38平米地方文献室,外借室实现了全程电子检素,开设了阳光书吧,职工书屋、图书馆室内外进行整修完善,树立品牌意识,打造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藏书量平均每年新增3000至5000册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馆被文化部评为二级图书馆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馆多次获全民读书月—全省少年儿童“中国梦。我心中的 故事”系列读书活动“阅读活动奖”。
二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
“十二五” 期间,衡山县图书馆实现了无障碍、零门槛免费开放,本着公益性、平等性的原则,把提高服务质量,拓展服务空间,最大限度培养公民阅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。年均举办各类公益性讲座、培训、展览8次,开展图书下乡等流动服务4次,馆内免费提供雨伞、纸杯和饮用水。用到细致的服务,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,
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公共社会教育职能。“十二五“期间,我馆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保护力度,年均收集各类地方志、族谱和本土作家作品80余册,丰富了馆藏特色文献,为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源。
三 、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
“十二五”期间,图书馆县干部职工18人【聘用人员在内】。其中本科1人,大专学历10人,中级职称2人,政工师2人,初级职称2人。馆内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,年均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15人次。
四 、存在问题
一是财政保障力尚待加强,除国家的免费开放资金外,财政在图书馆的基础设施、设备更新和图书购置经费上明显投入不足。二是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,图书馆仅有编制9人限制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,需聘用工作人员,财政在此项无投入。
五、“十三五”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
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十三五”期间,图书馆将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机遇,图书馆将抓住国家按照【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条列】,本着公益性、均等性原则,推进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,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免费文化教育场所。
1、 鉴于图书馆现处位置和面积明显不足的现状,“十三五” 期间,力争能建立800㎡分馆,以满足城区群众的需求。
2、建立一个幼教阅览室,体现服务均等化。
3、对纸质文献实现图书数据化管理,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,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。
4、逐年增大藏书量,“十三五”末达到服务人口人均拥有1册图书。
5、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,逐年购进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,“十三五”末达到人均享有0.02t电子图书藏量。
6、配置流动图书车,加大图书流动服务,平均开展流动服务不少于8次。
7、加大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馆藏古籍保护力度。
8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年均培训职工不少于20人次。